Expert forum
[文獻快訊] 介紹三種在運動中捕獲循環腫瘤細胞的方法
2017-05-12 00:00來源:原版作者:Zeliadt N. et al.
Capturing Cancer Cells on the Move-Three approaches for isolating and characterizing rare tumor cells circulating in the bloodstream
By Nicholette Zeliadt | April 1, 2014
導讀:
本文是一篇技術類的綜述文章,具體講解了捕獲游離癌細胞(CTC)的技術。 市場上現有的CTC捕獲儀器很多,包括有全自動、半自動的,開發和封閉的,有各種通量的,加了各種微流控的元器件的,而且新的儀器設計還在不斷涌現。但是從技術原理上看,CTC的捕獲方法學無外乎以下三類。
第一類是按照細胞大小來篩選,因為CTC一般來說比正常血細胞要大很多。 抗凝后的全血流過小于~10微米直徑的分子孔徑或者通道結構,就可以把大細胞篩出。這個技術優點是操作很快,缺點是會漏掉某些小的CTC。
第二類是負選擇方法,因為正常血細胞的種類很明確,用磁珠加抗體方法就可以把這些正常細胞分離開來,這是正選擇。正選擇所剩余的細胞就是CTC, 因此這是負選擇的結果。 我們上周討論的麻省總醫院的那款儀器(CTC-Chip),就是根據負選擇的方法。 這個技術優點也是操作很快,缺點是會混進雜細胞。
第三類是用染色和圖像處理法,把CTC或者其他的罕見細胞找出來。 這個技術需要很強的軟件處理系統。 這個技術優點是比較準確,缺點是成本、耗時比較高,而且捕獲后的CTC的存活率較低。
這三類技術各有優缺點。 現在市場上的CTC的捕獲系統,大多數都是這三類技術的組合應用。
如需下載文獻全部內容,請聯系版主,感謝!
版權聲明:
本網站所有注明“來源:“陽普醫療”的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資料,版權均屬于陽普醫療所有,非經授權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,授權轉載時須注明
“來源:陽普醫療”。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,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。
網友評論:
相關閱讀
- > 《醫學拾萃》2023年12月刊:簡述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發展歷程
- > 《醫學拾萃》2023年10月刊:分析前標本處理對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(NSE)檢測的影響
- > 《醫學拾萃》2023年8月刊:PSA 檢測的標本處理、質量控制及其臨床應用
- > 《醫學拾萃》2023年6月刊:真空采血管標本放置時間和溫度對常見檢驗項目的影響
- > 《醫學拾萃》2023年4月刊:游離 DNA 管使用現狀與展望
- > 《醫學拾萃》2023年2月刊:肝素管的臨床適用檢測項目與不適用項
- > 《醫學拾萃》2022年12月刊:血清分離技術及其對臨床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
- > 《醫學拾萃》2022年10月刊:標本處理對心肌肌鈣蛋白測定的影響
- > 《醫學拾萃》2022年8月刊:一種新型材料-水凝膠的合成及其應用
- > 《醫學拾萃》2022年6月刊:RFID 技術及其在醫療和標本管理中的應用與發展